夹谷山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的西部丘陵地带,属于花岗岩地貌,材质坚硬,适合雕琢,早年被大量开采用于制作墓碑、石磨等,逐渐形成一项当地有名的产业。由于开采过度,地表以上的山体基本已经削平了,地下也挖了很多深穴,生态破坏一度相当严重。为了改善夹谷山的生态环境,当地政府采取果断措施永久停止石材开采,并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精心设计,将夹谷山规划建设成了一座以“和平”为主题的休闲观光公园。
公园入口是一座汉白玉拱桥,上桥即可看到这座巨型的大门,这是公园占据中心位置的主题建筑,门楣上题写的“夹谷山”三字,一望而知是“毛体”。门前广场上有一块竹简形状的石雕,上面刻有两个小篆:“和平”。在它后面地上有一块浮雕,刻的是一只巨手做出的“和平”字样的哑语。为什么这么偏僻的公园要选用“和平”这样大的题目作为主题呢?这就不得不从古代的一个故事说起了。
春秋时期,齐国和鲁国经常大动干戈。鲁国到鲁定公时任用孔子为大司寇摄相事,国势日益强盛。齐景公派出使者表示愿与鲁国修好,鲁国也有意媾和,相约两国国君举行乘车好会,会盟地点选择在齐鲁交界处的夹谷。孔子作为鲁定公的相礼出席会盟。齐国在夹谷修建了会盟的土台,两国国君相见以后,便登台会盟。馈赠仪式之后,齐国的乐队以旌旗为先导,头戴羽冠、身披皮衣,手持各式兵器,喧闹着蜂拥而上。孔子见状快步上前,严词责问。齐景公内心惭愧,只好挥手示意乐队退下。接着,齐国的戏谑艺人和滑稽的侏儒又边舞边唱地上台。孔子严肃告诫齐景公这是在迷惑、戏弄诸侯,论罪当斩。齐景公无奈,只得将这些人斩首。齐景公知道自己在道义上不如鲁国,回国后就把先前侵占的汶阳、龟阴等土地归还给鲁国,以此向鲁国道歉。这次会盟,孔子坚持有理、有利、有节,使鲁国取得了一次重大的外交胜利,史称“夹谷会盟”。这就是夹谷山公园“和平”主题的由来,巨门上的浮雕即选自记载此事的古代典籍《左传》。门后为什么会有孔子的大型雕塑,也就不用再多解释了。
因为公园着重在修复生态,所以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大型建筑了,基本上以恢复山林野趣为主,高坡上是广袤的黑松林,采石宕口修饰成池塘,平坦的草地上点缀着十二生肖石雕,沟壑之间架设桥梁,丛林中掩映着江南园林常见的亭轩台阁。
公园没有围墙,没有边界,作为公园的延伸,周边有红莓林等果园。驱车穿过公园,向北可以瞻仰全国唯一一座以“抗日”命名的烈士陵园――抗日山,向西则进入丘陵山地,饱览田野风光。这里不仅有茶园,有庄稼,有山岭,有沟壑,也有牧归的农户,有采茶的村姑,更有新鲜的空气和叠翠的旷野,令人赏心悦目,乐而忘归。驻足其间,所有世俗烦恼全部一扫而空!
评论